当前位置:手抄报 > 设计 > 诗配画 >

一年级古诗春夜喜雨诗配画创意画法,杜甫的诗春夜喜雨诗配画教程

来源: 天天手抄报网
2021-12-30
编辑:源源

  这是描绘春夜雨景,表现喜悦心情的名作。一开头就用一个“好”字赞美“雨”,用一个“好”赞美雨,会唤起关于做好事的人的联想。接下去,就把雨拟人化,说它“知时节”,懂得满足客观需要。其中“知”字用得传神,简直把雨给写活了。我们虽然写不出这么优的古诗,但是我们可以画一幅诗配画来画出这美好的景象,图文并茂,更加相得益彰。

  春夜喜雨诗配画怎么画

春夜喜雨诗配画

  1、首先在画面左侧画出屋檐和墙壁,然后在画面中间的位置画一个古人。

春夜喜雨诗配画

  2、在画面底部画一些草丛和花朵。

春夜喜雨诗配画

  3、画面右侧画出山峰、河流、小船和柳树,然后画一些雨点做点缀。

春夜喜雨诗配画

  4、接下来就可以开始上色了,将屋檐涂成棕色,墙壁涂成褐色,草丛涂成深浅不一的绿色,花朵涂成玫粉色,人物头发涂成深棕色,穿着涂成红色和橙色。

春夜喜雨诗配画

  5、将草地和山峰屠城深浅不一的绿色河流涂成浅蓝色,小船涂成棕色和浅棕色,柳树涂成棕色和绿色,天空涂成深蓝色。

春夜喜雨诗配画

  6、最后在墙壁上写出我们的古诗《春夜喜雨》,这样一副好看春夜喜雨的诗配画就完成了。

春夜喜雨诗配画

 (天天手抄报原创诗配画模板素材,未授权请勿转载)

  老师布置的诗配画作业,大家首先要了解这首诗的含义,根据诗句的意思才能画出对应的画面,不了解诗句含义的建议先看下面的译文哦!

  春夜喜雨

  【作者】杜甫 【朝代】唐

  好雨知时节,当春乃发生。

  随风潜入夜,润物细无声。

  野径云俱黑,江船火独明。

  晓看红湿处,花重锦官城。

  一、注释

  ⑴乃:就。

  ⑵发生:催发植物生长。

  ⑶潜(qián):暗暗地,悄悄地。这里指春雨在夜里悄悄地随风而至。

  ⑷润物:使植物受到雨水的滋养。

  ⑸野径:乡间的小路。

  ⑹晓:天刚亮的时候。⑺红湿处:雨水湿润的花丛。

  ⑻花重(zhòng):花因沾着雨水,显得饱满沉重的样子。

  (9)锦官城:成都的别称。

  二、译文

  好雨似乎会挑选时节,降临在万物萌生之春。伴随和风,悄悄进入夜幕。细细密密,滋润大地万物。浓浓乌云,笼罩田野小路,唯有江边渔船上的一点渔火放射出一线光芒,显得格外明亮。等天亮的时候,那潮湿的泥土上必定布满了红色的花瓣,锦官城的大街小巷也一定是一片万紫千红的景象。

  三、赏析

  本诗一开头就用一个“好”字赞美“雨”。为什么好呢,因为它“知时节”。这里就是把雨拟人化,其中“知”字用得传神,简直把雨给写活了。春天是万物萌芽生长的季节,正需要下雨,雨就下起来了。它的确很“好”。

  颔联进一步表现雨的“好”,其中“潜”、“润”、“细”等字生动地写出了雨“好”的特点。雨之所以“好”,好就好在适时,好在“润物”。“随风潜入夜,润物细无声。”这仍然用的是拟人化手法。“潜入夜”和“细无声”相配合,不仅表明那雨是伴随和风而来的细雨,而且表明那雨有意“润物”,无意讨“好”。如果有意讨“好”,它就会在白天来,就会造一点声势,让人们看得见,听得清。惟其有意“润物”,无意讨“好”,它才选择了一个不妨碍人们工作和劳动的时间悄悄地来,在人们酣睡的夜晚无声地、细细地下。

  看见雨意正浓,就情不自禁地想象天明以后春色满城的美景。其无限喜悦的心情,表现得十分生动。中唐诗人李约有一首《观祈雨》:“桑条无叶土生烟,箫管迎龙水庙前。朱门几处看歌舞,犹恐春阴咽管弦。”和那些朱门里看歌舞的人相比,杜甫对春雨“润物”的喜悦之情自然也是一种很崇高的感情。

版权信息

天天手抄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