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手抄报 > 传统节日手抄报 > 重阳节手抄报 >

关于重阳节手抄报教程,以重阳节为主题的手抄报

来源: 天天手抄报网
2020-11-27
编辑:欢欢

  每年的重阳节,都是一个非常值得庆祝的日子,在一些学校里面,老师为了让同学们重视这个节日,会特意布置关于重阳节手抄报的作业,这就让一些不知道怎么下手的同学们非常苦恼了,下面欢欢老师为大家带来这一组重阳节手抄报,有需要的可以临摹。

  重阳节手抄报教程模板

重阳节手抄报

  1、首先我们在画面中画上一个大大的灯笼,接着在里面写上“重阳节”的标题,在旁边用一些大小不一的花朵进行点缀。

重阳节手抄报

  2、画一个大一些的边框,然后在李曼画上山峰、云朵,两边各画一根藤蔓,右上角画上松树和一个大月亮。

重阳节手抄报

  3、在灯笼左右两边各画一个边框,然后再里面画上波浪线以及直线等装饰。

重阳节手抄报

  4、开始上色啦!将背景全部涂成紫色,波浪线下面涂蓝,云朵也涂成蓝色,接着将雨量涂黄,胡多涂不同颜色,藤蔓和松树涂绿。

重阳节手抄报

  5、两个边框涂粉色和橙色,接着将山峰涂绿,补充其它细节颜色。

重阳节手抄报

  6、最后我们在里面画上格子线,这样重阳节手抄报就画好啦!

重阳节手抄报

  关于重阳节手抄报内容的写法

  当我们将重阳节手抄报画完之后,看起来是不是觉得少了一点什么东西呢?这个时候是要往里面写一些关于重阳节的文字的,一般简单介绍下重阳节,然后写一些关于重阳节的诗句等等就差不多了。

  一、重阳节的历史

  重阳节起源于上古时期时期人们对天象的崇拜,在上古时代时人们会在秋天的时候举行丰收祭祖、祭天的活动,后来这样活动便演变成重阳节并西汉时期得到普及,后于唐代达到鼎盛时期。

  二、重阳节的习俗

  1、登高

  登高是重阳节自古以来就有的习俗,这个习俗源自于古时候人们对山岳的崇拜,因此过去人们也将重阳节称为登高节,此项习俗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开始流行,人们将重阳节的登山称为“辞青”,与春游踏青相对应。

  2、放纸鸢

  放纸鸢是古时南方民间庆祝重阳节的主要方式,过去人们认为在重阳节放纸鸢可以放走晦气,纸鸢在天上飞得越高晦气也就走得越远,还有一种说法是重阳节放纸鸢放纸鸢是放福气,纸鸢越高则福气越厚。

  3、祭祖

  重阳节是我国传统四大祭祖节日,现在仍有人们习惯在重阳节这一天回乡祭祖,这一习俗对加强家族凝聚力有非常重要的作用。

  三、有关重阳节的诗词

  1、遥知兄弟登高处,遍插茱萸少一人。——王维《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》

  2、强欲登高去,无人送酒来。——岑参《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》

  3、冉冉秋光留不住,满阶红叶暮。又是过重阳,台榭登临处,茱萸香坠。——李煜《谢新恩·冉冉秋光留不住》

  4、江涵秋影雁初飞,与客携壶上翠微。尘世难逢开口笑,菊花须插满头归。——杜牧《九日齐山登高》

  5、天边金掌露成霜。云随雁字长。绿杯红袖趁重阳。人情似故乡。——晏几道《阮郎归·天边金掌露成霜》

  6、天与秋光,转转情伤。探金英、知近重阳。薄衣初试,绿蚁新尝。渐一番风、一番雨、一番凉。——李清照《行香子·天与秋光》

  7、满园花菊郁金黄,中有孤丛色似霜。还似今朝歌酒席,白头翁入少年场。——白居易《重阳席上赋白菊》

  8、九日茱萸熟,插鬓伤早白。登高望山海,满目悲古昔。——李白《宣州九日闻崔四侍御与宇文太守游敬亭余时登》

  9、昨日登高罢,今朝更举觞。菊花何太苦,遭此两重阳。——李白《九月十日即事》

  10、蓝水远从千涧落,玉山高并两峰寒。明年此会知谁健?醉把茱萸仔细看。——杜甫《九日蓝田崔氏庄》

(天天手抄报原创手抄报模板素材,未授权请勿转载)

猜你喜欢

版权信息

天天手抄报